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制作的茶叶如何保持绿色,以及茶叶变黄了如何变绿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茶叶杀青过后呈绿色什么原因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目前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目前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炒青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形式,制作高级名茶一般用手工锅炒,茶场、茶厂规模生产则用杀青机,有锅式、草式、转筒式三种。
一般的绿茶之类的不需要二次杀青的,只有乌龙茶需要二次杀青,详细如下
(一)杀青的目的
利用高温破坏做青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进一步逸散青气,发展香气;蒸发水分,使叶质变软,便于揉捻。
(二)杀青方法
杀青方法有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目前以机械杀青为主。
1、机械杀青
机械杀青,适于大批量的生产,只需一次炒、揉。锅温300—350℃。掌握多闷少扬,高温,快速短时,小锅的原则,炒2—3分钟,至适度起锅揉捻。
2、手工杀青
手工杀青分初炒和复炒两次。
初炒,锅温240—260℃,投叶量1.5左右。青叶下锅,先闷炒,待叶温上升,即扬炒。采取多闷少扬,炒匀炒透的原则。翻炒的快慢,视叶子受热程度灵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较少,叶片较薄的奇种以闷炒为宜,火温宜低,时间宜短些。叶子肥大含水量较高的水仙应采取高温闷扬结合的方法,时间宜长些。
一般趁热揉捻,揉后进行第二次杀青,又叫复炒。复炒锅温200—240℃。将初揉叶撒在锅内闷炒十几秒钟,炒到烫手时起锅,进行复揉。
(三)杀青的适度标准
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5—22%时,即为适度。
怎样让茶叶脱水而保留绿色
茶叶杀青首先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80~200℃之间,杀青总体原则为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投叶适度、抖闷结合、杀匀杀透,其中一个要领为嫩叶老杀、老叶嫩杀,在杀青过程中,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过高会引发红梗,同时不可使鲜叶水分过多蒸发,避免引起茶叶黑梗。
人工炒制是将杀青锅加热(现今更多是用机器),温度控制在180到200摄氏度之间,取500克左右鲜叶,快速倒入锅中,用手不断翻滚,使鲜叶得到迅速加热,并且受热均匀。
随着鲜叶的温度不断上升,当中的水分得到有效蒸发,鲜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鲜叶变得柔软,同时鲜叶的一些不利物质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留下精华部分,鲜叶的茶香会在杀青过程中慢慢的挥发,散发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杀青过程温度控制及其重要,一不小心就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茶叶红梗,也需注意不可使鲜叶水分过多蒸发,引起茶叶黑梗。
如今,茶叶加工很多环节都会使用机器,由于温度能精确的得到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红梗黑梗现象,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想要得到品质出类拔萃的成品,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老茶师人工炒制,这也是为何人工炒制的干茶价格更高的原因。
杀青的时间长一些,脱水的程度就会重一些,杀青叶含水量低一些,有利于保持叶色和形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茶叶怎么保存绿色不会变 茶叶如何保存绿色不会变
1、避光保存,绿茶中含有多种色素及酯类物质,如果放置在阳光下的话,太阳光容易加速这些物质的氧化,从而使得绿茶叶颜色变黄,口感也会相应下降,所以建议将其避光保存。
2、干燥保存,因为绿茶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要是放在潮湿的地方很容易变质,所以一般都是将绿茶放在干燥的地方。
3、0-5℃保存,绿茶适合放置在0-5℃的地方低温保存,因为温度过高的话,容易使得茶叶中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得风味和营养都得到降低。
茶叶成绿色为吸收了绿光
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茶叶呈绿色是因为反射了绿色光,故A错误;
B、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因为吹一吹可以加快茶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茶水蒸发,蒸发吸热,使茶凉的快一些,故C错误;
D、用手拿茶杯喝茶时,感觉到手很热,是茶杯将内能传递给手,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OK,关于制作的茶叶如何保持绿色和茶叶变黄了如何变绿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