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皮调料水的做法
1、小锅中倒入一碗水,放入少许花椒、大料有2-3粒即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放几粒茴香籽和孜然籽。没有结不用放。花椒、大料就可以了)把这些料煮开入味即可。倒出放凉备用。
2、平锅中放入一些小红干辣椒、花椒在锅中炒香,倒入容器中捣碎,锅中再入油,把捣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的末倒入油种,再放入白芝麻,加入少量食盐,炒香即可。
二、擀面皮里的调料水怎么做
1、1:大蒜汁:大蒜剥皮后捣碎,捣碎成粘糊状,加入放凉的开水稀释
2、2:稀释麻汁:先将芝麻酱倒入碗内,少放一点盐,再加一点酱油。朝一个方向搅拌,边搅边加少量70—80度的热开水搅均匀即可。
3、4:辣椒油:红色的小朝天椒若干,切碎,等油开了以后放入刚才切碎的辣椒练一下,直到有很呛的辣味道即可
4、5:黄瓜:黄瓜洗净切成一丝一丝的
5、6:豆芽:洗净,再用开水稍微烫一下
6、7:切好凉皮,放到一个碗里,将上述小料放上适当的量,根据个人口味来,放点醋即可.
三、米皮调料水怎么做
1、将米皮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直到软化。
2、将软化后的米皮沥干水分,备用。
3、锅中加入800毫升水,放入适量盐,煮开。
4、将米皮放入煮开的水中,用中小火慢慢煮煮至米皮变透明,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
5、关火后,继续焖煮5分钟,让米皮充分吸收水分。
6、捞出米皮,放入冷水中冲洗一下,让米皮更加爽口。
7、米皮料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可以加入葱花、姜片、醋、酱油等调料,增加口感和风味。
四、汉中面皮里调料水和醋水的制作法
方法:蒜3~4瓣,姜一小块,去皮,放于碗中,加适量盐和味精,用擀面杖槔成蒜泥。
第二步:放入油泼辣子或辣子面。
但是没有辣子的凉皮味道就损失了5成,因为陕西人爱吃辣子。
第三步:用油泼蒜泥和辣子,倒入醋,凉水,搅拌均匀。
油煎了之后,趁热泼在蒜泥上,然后将醋倒入刚用于煎油的国内,热醋之后,倒入蒜泥碗内。
然后倒入凉水,凉水可以用纯净水或凉开水,倒入碗内。
面粉适量放于碗内,边倒水边搅拌。
面粉是小麦面粉,冬小麦最好了,因为冬小麦蒸出来的不容易断,劲倒。
倒入水的时候一定要搅拌,防止产生面粉疙瘩。
面粉适量放于碗内,边倒水边搅。
和面很关键的,关键是面粉的量和水的量的把握。
具体让我说要出一个量来,也比较困难。
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过程。
面糊太稀,蒸出的凉皮容易断,稠了厚度不好均匀。
将盘子洗干净,在盘子内涂抹一层食用油,主要是防止在蒸凉皮时候的的粘连。
涂油的方法:用餐巾纸和布蘸油涂抹盘子内。
每次好一个都要涂的,具体的量,以凉皮不粘盘子底为标准。
使面糊能够均匀在盘内形成一层2~3毫米厚的面层(也不一定,总之是越薄越好)。
技巧:为使面糊均匀,拿起盘子左右前后的倒一倒,就均匀了。
将放有面糊的盘子放在锅内,蒸。
蒸的时候一定要盖锅盖大概蒸3~4分钟就好了,时间长一点没关系的。
蒸凉皮提示:火不能太大了,太大容易造成翻船或进水。
将凉皮盘子放在凉水上,让它冷却。
可以直接浸倒水里也行,适用于只有一个盘子。
凉的差不多了,然后把凉皮从盘子内揭出来。
一定要慢,不要急,不要把面皮扯断了或裂了。
是否粘盘子,跟你刚才擦的油有关系。
提示:可能大家遇到一个问题,怎么把盘子从锅内拿出来,因为很烫手,具体方法:用木铲铲端出。
(TIPS:在凉皮叠加时候,在凉皮上撒些凉水,可以防止它们之间粘接。
)切:切的时候在凉皮洒水,防止粘连。
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
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
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
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配料:草果、花椒、大香、良姜、姜片、小香、白蔻、桂皮、红蔻、丁香等其他天然香料。
过桥米线主料:米线辅料:虾仁、熟猪肉、熟鸡肉、火腿、猪腰、鱼片、豆苗、胡萝卜、白菜、豆芽、韭菜、葱、香菜调料:盐、酱油、鸡精、高汤、食用油做法;1、坐锅点火倒油,将油烧热;2、在碗中放虾仁、蔬菜、葱倒入热油;3、坐锅点火倒入高汤,开锅后加盐、鸡精倒入碗中,倒入切好的肉片、鸡片、火腿片、鱼片、猪腰及各种蔬菜、豆芽最后加入米线即可。